MongoDB入门(四)

Posted by Dugreen on December 18, 2017

超级管理员

为了更安全的访问mongodb,需要访问者提供用户名和密码,于是需要在mongodb中创建用户
采用了角色-用户-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方式
常用系统角色如下:

  • root:只在admin数据库中可用,超级账号,超级权限
  • Read:允许用户读取指定数据库
  • readWrite:允许用户读写指定数据库

创建超级管理用户

use admin
db.createUser({
    user:'admin',
    pwd:'123',
    roles:[{role:'root',db:'admin'}]
})

启用安全认证

1.修改配置文件

$ sudo vi /etc/mongod.conf

2.启用身份验证
注意:keys and values之间一定要加空格, 否则解析会报错

security: authorization: enabled

3.重启服务

sudo service mongod stop sudo service mongod start

4.终端连接
$ mongo -u ‘admin’ -p ‘123’ –authenticationDatabase ‘admin’

普通用户管理

1.使用超级管理员登录,然后进入用户管理操作
2.查看当前数据库的用户

$ use test1
$ show users

3.创建普通用户

db.createUser({
    user:'t1',
    pwd:'123',
    roles:[{role:'readWrite',db:'test1'}]
})

4.终端连接
mongo -u t1 -p 123 –authenticationDatabase test1 5.切换数据库,执行命令查看效果
6.修改用户:可以修改pwd、roles属性
$ db.updateUser(‘t1’,{pwd:’456’})

复制(副本集)

什么是复制

  • 复制提供了数据的冗余备份,并在多个服务器上存储数据副本,提高了数据的可用性,并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
  • 复制还允许从硬件故障和服务中断中恢复数据

为什么要复制

  • 数据备份
  • 数据灾难恢复
  • 读写分离
  • 高(24* 7)数据可用性
  • 无宕机维护
  • 副本集对应用程序是透明

复制的工作原理

  • 复制至少需要两个节点A、B…
  • A是主节点,负责处理客户端请求
  • 其余的都是从节点,负责复制主节点上的数据
  • 节点常见的搭配方式为:一主一从、一主多从
  • 主节点记录在其上的所有操作,从节点定期轮询主节点获取这些操作,然后对自己的数据副本执行这些操作,从而保证从节点的数据与主节点一致
  • 主节点与从节点进行数据交互保障数据的一致性

复制的特点

  • N 个节点的集群
  • 任何节点可作为主节点
  • 所有写入操作都在主节点上
  • 自动故障转移
  • 自动恢复

设置复制节点

接下来的操作需要打开多个终端窗口,而且可能会连接多台ubuntu主机,会显得有些乱,建议在xshell中实现

# step1:创建数据库目录t1、t2
# 在Desktop目录下演示,其它目录也可以,注意权限即可
$ mkdir t1
$ mkdir t2

# step2:使用如下格式启动mongod,注意replSet的名称是一致的
$ mongod --bind_ip 192.168.196.128 --port 27017 --dbpath ~/Desktop/t1 --replSet rs0
$ mongod --bind_ip 192.168.196.128 --port 27018 --dbpath ~/Desktop/t2 --replSet rs0

# step3:连接主服务器,此处设置192.168.196.128:27017为主服务器
$ mongo --host 192.168.196.128 --port 27017

# step4:初始化
$ rs.initiate()

# step5:查看当前状态
$ rs.status()

# step6:添加复本集
$ rs.add('192.168.196.128:27018')

# step7:连接第二个mongo服务
$ mongo --host 192.168.196.128 --port 27018

# step8:向主服务器中插入数据
$ use test1
$ for(i=0;i<10;i++){db.t1.insert({_id:i})}
$ db.t1.find()

# step10:在从服务器中插查询
# 说明:如果在从服务器上进行读操作,需要设置rs.slaveOk()
$ rs.slaveOk()
$ db.t1.find()

# 其它说明
# 删除从节点
$ rs.remove('192.168.196.128:27018')
# 关闭主服务器后,再重新启动,会发现原来的从服务器变为了从服务器,新启动的服务器(原来的从服务器)变为了从服务器

分片

在Mongodb里面存在另一种集群,就是分片技术,可以满足MongoDB数据量大量增长的需求 当MongoDB存储海量的数据时,一台机器可能不足以存储数据,也可能不足以提供可接受的读写吞吐量,这时,我们就可以通过在多台机器上分割数据,使得数据库系统能存储和处理更多的数据

为什么使用分片

  • 本地磁盘不够大
  • 当请求量巨大时会出现内存不足。
  • 垂直扩展价格昂贵(内存、磁盘、cpu)

实现分片

实现分片需要3部分:

  • 路由服务器mongos:客户端由此接入,根据分片依据,将数据写入到不同的数据服务器
  • 配置服务器mongod:将数据进行分片的依据
  • 数据服务器mongod:可以有多台物理机,用于存储实际的数据块

设计端口如下:

  • 路由服务器:60001
  • 配置服务器:60002
  • 数据服务器1:60003
  • 数据服务器2:60004
# step1:启动数据服务器,当前位于Desktop目录下
$ sudo mkdir t1
$ sudo mkdir t2
$ sudo mongod --port 60003 --dbpath=~/Desktop/t1
$ sudo mongod --port 60004 --dbpath=~/Desktop/t2

# step2:启动配置服务器
$ sudo mkdir conf
$ sudo mongod --port 60002 --dbpath=~/Desktop/conf

# step3:启动路由服务器
$ sudo mongos --port 60001 --configdb 192.168.196.128:60002

# step4:在路由服务器中添加数据服务器
$ mongo --port 60001
$ use admin
$ db.runCommand({addshard:'192.168.196.128:60003'})
$ db.runCommand({addshard:'192.168.196.128:60004'})

# step5:对数据库test1启用分片
$ db.runCommand({enablesharding:'test1'})

# step6:指定片键,即集合中文档的分片依据
$ db.runCommand({shardcollection:'test1.t1',key:{name:1}})

# step7:测试数据,向集合中插入1W条数据
$ for(i=0;i<10000;i++){
    db.t1.insert({name:'abc'+i})
}

# step8:查看数据存储情况
$ db.printShardingStatus()
# 可以查看到数据均匀存储在了数据服务器上

# step9:查询数据
$ db.t1.find({name:'abc1000'})
$ db.t1.find({name:'abc9000'})
# 分片的使用,对于客户端是透明的,对数据的读写没有变化